自我、本我、超我

前言:早年读弗洛伊德时的理解(可跳过)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应该分为三大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用以解释人为什么会有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之分,它们又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弗洛伊德相信一个完整的人格应该是有这三部分构成,而这个完整的人格能完美解释一个人一切的心理活动。早年读小说(忘了是哪本了,就记得内容挺水的)时第一次接触到这三个词汇,继而查阅了弗洛伊德的学说,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做了个概括:

  • 本我:潜意识,深层欲望
  • 自我:大半的意识和小半的潜意识,外在表现
  • 超我:小半意识和大半潜意思,自我定义中的完美形象

其原著和相关资料当时读起来晦涩难懂,比起科学更似玄学。事实上公认的比较直观的一种理解方式是通过“冰山图”来辅助理解这三个“我”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其中,水面分割了“有意识”和“无意识”,因为波涛汹涌而难以界定的海面部分则是代表了两种意识之间的状态。而弗洛伊德提出的三种“我”则构成了冰山(人格),其中“本我”完全沉浸在水面之下,可以理解成“本我”是在无意识之中发挥着作用,而与之相对的,是“自我”与“超我”,这两者都有一部分是意识的到的,也同时有处于“无意识”的部分存在。

超我与本我被左右分割,相互对立,自我和另外两者都存在着接触面,起到居中调节的作用。作为自我定义的完美形象,超我和代表原始欲望的本我天然对立,同时有不断侵蚀并干涉自我的判断和表现。这使得“自我”要不断的调节“超我”和“本我”之间的权重,让自己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身对“真善美”的定义,但又不要变得无欲无求。

正文,往俗了说吧

工作关系,今天又触及了这个概念。回头看看当初觉得形象的冰山图。突然发觉,当初的懂,应该是一种自我催眠。这冰山图也就那么回事儿吧,别觉得我自大,最好吃的菜总是合口味的菜,这冰山不是我的菜。

今天想来,当初的三个“我”理解起来那么费劲,其实可能就是少了个变量吧。弗洛伊德的著述里只是明确了“意识”的有无这一个变量,就算是又弄出一个半觉未觉的中间态,也不过是从离散到连续的进步,而不是维度的进步。

是的,维度,一个变量只标记一个维度,无意识→有意识,这就是一个维度。问题来了,弗洛伊德的三“我”概念是二维的,因为他明确指出了超我和本我都有潜意识的部分,而两者天然对立。数学角度说,就是有两个负数,他们的符号不同。这种从一维视角窥探二维世界的模糊感就是我早年无法完全理解三“我”概念的症结所在。

回过头来,再看冰山图,把它理解成一个二维垂直坐标系。显而易见的,纵轴表达了“意识”这一变量,横轴的概念在图中缺失,需要补全。那么,我们需要再加一个变量进去辅助理解。这样(-,+)(-,-)才变得符合逻辑。

考虑到超我和本我的对立关系,不妨将横轴的概念定义为“以人为本”→“以我为本”。我本想着可以定义成社交依赖强度,但又下意识觉得这个定义和意识做不到垂直(互不影响),呼朋引伴的大吃一顿也算是满足本我欲望不是。所以还是设定成以人为本到以我为本。前者是我们在社会、共识、文化等个人经历的滋润下明悟的社会意义上的完美符号,举个例子,“争当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口号不陌生吧。后者则与之相对,可以极端的理解为“个人享乐主义倾向”。

听着它俩就矛盾重重吧。这时候就是“自我”出场的时候了,在纵轴看,自我的大部分是意识的外在体现,在横轴看,自我又是以个人为主的思考倾向。它平衡着其余两者的矛盾,主导(超我也有一部分在水面上)着个体的现实行为。“自我”就像一个砝码,通过调整所站角度,影响着冰山是东倒还是西歪。

从结果反推假设的合理性,军队是一个特殊社会环境,是一个强化超我,压制本我的氛围。本我越发深沉,超我不断上浮,冰山右倾,外在的“自我”比例降低。军人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符合“集体”想往的精神面貌。极端的反例很难界定,狼孩回归人类社会时超我几乎为零?其实那时候的超我说不定是超狼呢?又或者联想一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片中没有描述的第二个解释。细思极恐。

总结:其实就是写给自己看的

就像是《荒岛余生》(Cast Away)里的查克,这篇文章就是对着排球“vilson”的自言自语。毕竟嘛,三“我”的概念懂与不懂对个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实际价值,这个知识点用来分析别人的价值远高于自我指导的意义。

当然对我而言其实价值也不大,既不是心理医生又不是演员,研究明白这些也不能让自己做个更好的人,还不是该干嘛干嘛,想吃啥吃啥。可能最大的价值就是以后和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可以吹牛逼的话题。我懂、你不懂,秀点优越感,嘚瑟一轮之后再自罚一杯蹭口酒喝,想来也是种乐趣。